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大甲採收小麥花 民眾收穫滿滿

三月份是小麥豐收的季節,宛如農民畫家米勒筆下的《拾穗》畫面,在大甲鐵砧山下出現。台中大甲農民馬聿安提供大甲鐵砧山下種植的一片小麥田,讓農民體驗小麥乾燥花的採收與製作,27日起舉辦為期三天的「採收小麥花」活動。一群來自台灣的四面八方的都市人彎腰割麥,在豐收過後,享用一頓「割麥仔餐」、收穫滿滿。

青年農民馬聿安為了配合台中市政府農業局提高台灣雜糧自給率的政策,去年開始,在大甲各地復育小麥,只要有耕地,他便試種,沒想到這片田地卻會「出泉」,並不適合小麥生長,但馬聿安化危機為轉機,乾脆將這片小麥田作為食農教育的體驗場,提供民眾採收製作小麥乾燥花,同時推出自有小麥品牌「十八麥」。

參與食農教育活動的,有人從台北塞車6個小時來到小麥田;也有人專程從嘉義來,希望可以採集足夠的小麥回家製作環保椅;更有夫妻從新竹帶著2名稚子前往體驗這場寓教於樂的食農教育活動。台中市政府農業局長王俊雄也參與其中。

馬聿安充當解說員,和民眾一起觀察小麥花和小麥穗,跟大家分享「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想吃小麥,就沒辦法製作小麥乾燥花,因為小麥成熟後就無法製作成乾燥花。而今天這片與大甲鐵砧山上赫赫有名的「劍井」來自同源的小麥田可以開放的原因,竟是因為那源源不斷湧出的泉水,當年救了鄭成功,現在卻不利小麥生長。

農業局王局長表示,其實農業不只是耕作、食用,農業也可以玩,大家可以從玩樂中體驗農業的樂趣與箇中奧妙。他也表示,台灣的稻米供應過剩,但雜糧自給率過低,幾乎全部仰賴進口,農業局一直致力於提高雜糧自己率,鼓勵農民轉作雜糧,也希望民眾支持本土雜糧作物。

在辛苦割麥後,由台中日月健康食堂採用台中本土小麥製作的鬆餅、披薩和戚風蛋糕一一出爐,而最受小朋友青睞的莫過於獅子王和小熊維尼造型的饅頭。勞動過後的豐收令人喜悅,大家帶著愉悅的心情,迎著金黃麥穗緩緩回家。(2/29*17)*農業局

聯絡人: 台中市政府農業局作物生產科陳科長

聯絡電話: 04-22289111分機56101

  • 市府分類: 農業發展
  • 發布日期:2016-02-29



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

發佈日期: 2016-02-29
新聞分類: #城市 #台中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Android App: http://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w.fingermedia.news.android_cli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